本篇文章2869字,读完约7分钟
不久前,有一篇名为“容忍员工的公司都死了”的文章变得非常热门。
也许有些朋友已经看过了。以下是对总体思路的简要介绍:
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像狼一样,提倡加班和奋斗,提倡同甘共苦。宽容死了,不宽容活了。
这篇文章发表后,朋友圈子里的许多企业家转发了这篇文章,既支持也反对。
一个接一个,一些朋友问我:你觉得怎么样?年轻人应该加班吗?
我想先谈谈我自己的经历。
1
去年,朋友圈里有一个笑话。题目是:如何在一年内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
点击它,只有两个字:加班。
许多人认为这很有趣,但这确实符合我的经历。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优秀的数字营销公司发挥创造力。我第一天上班就被勒死了:规定的下班时间是7: 00,7: 00到9: 00之间没有人走动。
我刚到公司一个月,有一次加班到10点,完成了客户要求的计划,并发送给ae,匆匆忙忙收拾好就离开了工作。
那时,我住得很远,地铁就要停了,所以我花了大约20分钟打车回来。
快到楼下的时候,手机震动了,ae说:顾客又变了,请你用力换,换完就没事了。
我在车里沉默了很久,对司机说,师傅,请你开车回你刚上车的地方。
这很可怕吗?一点也不。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情况很正常。
特别是在竞争性演讲中,一周熬夜到3点是正常的。
所以,那些年,我很少出去——周末睡觉会很好,谁愿意出去?
后来,我转到了互联网,进入了一家创业公司。它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更可怕。
在做数字营销的时候,虽然工作量很大,但至少手头只有两个客户,而且事情相对比较顺利,他们适应的比较慢。但是在这家公司,同时跟进3-5个项目是很常见的。
你应该经常在项目之间来回切换,记住所有的细节和线条。
这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消耗你的大脑。
因此,在那段时间里,我自学了很多项目管理的知识和实践,只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团队和多线项目。
到目前为止,我的生活和休息都很不健康。我在社区的朋友知道我很少在2点前睡觉,通常是3点。为什么?它总是由习惯造成的。
——但是,由于大量的加班,我比别人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处理了更多的项目。
在这些项目的经验中,思考、洞察和尝试错误的机会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如果说我比我的同龄人稍有优势,那是因为这种高速的工作环境。
因此,当遇到一些在线朋友时,他们会有点惊讶。因为我看起来比他们想象的要年轻一点。
他们会问我: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经验写那些文章?
每次发生这种情况,我都会告诉他们:加班加点。
2
我已经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什么?你想告诉你“加班是好的,你应该加班”?
当然不是。
这是因为“我应该加班吗?”本身毫无意义。
这个问题不应该问任何人,而应该问你自己。
你是否应该加班并不重要。你能否高效地完成工作并不重要。什么重要?
这就是你想从这份工作中得到的。
这是判断你是否想加班的唯一标准。
人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清楚地了解自己。但这也是最困难的。
我之前谈到的经历都是关于加班的好处——但是这些好处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加班吗?
不,因为我知道我想要什么。
从数字营销走出来后,我考虑了一会儿换工作,一会儿又在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
为什么你后来选择了互联网?因为我发现我喜欢高节奏、高效率、快速反应和行动的工作模式——因此,我不能去传统企业,因为在我看来它们太慢了。
因此,加班、学习,甚至成长和自我完善都不需要坚持,因为它们是我倾向的。
换句话说,加班不是一种外部压力,而是我实现目标的一种方式。
这就是我想说的。
不要想“你想加班吗”,而要想“我想要什么”。然后,看看“加班”的方法,这不是达到目标的唯一方法。
3
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他们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曾经在硅谷学习过。回国后,他在公司实行了一段时间的“弹性工作制”:他不追求绩效,不打卡上班,不加班,员工提交自己的目标并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我问他:后来发生了什么。
他说:他没有死,但半年后,老板悄悄地变回原来的模式,所以该做什么或该做什么。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为什么很多外国企业实现了“弹性”、“弹性”和“人性化”,而国内企业却要用高压政策和制度来推动员工前进,迫使他们加班?
是不是因为国内员工的素质不如国外?当然不是。
本质上,这是因为这些企业管理者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点:认同。
在几门管理课程中,我多次强调,组建一个团队来完成一个项目最重要的不是能力或经验,而是员工是否同意团队的目标,是否愿意为项目做出贡献。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目标。可能是升职加薪,可能是提高个人能力,可能是与更多人打交道,可能是关注感兴趣的事情,可能是制造“影响许多人”的产品...
等等。
真正能给人动力的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因此,只有当个人目标调整到与团队目标相同的方向时,整个团队才是有效的。
在这种情况下,团队会发生什么?会主动加班。
这不是虚构的。我以前的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的工作状态如何?在周末,有人会主动问小组里的人:今天谁去公司?让我们加入。
没有人问,没有奖惩。即使他们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工作,他们也会主动对我说:我已经完成了我的工作,还有什么要做的吗?
他们为什么这么活跃?因为住在家里无事可做,最好去公司多做些工作。
他们的原话是:“看着每个人的努力一点一点地变成现实,这是一种特别的成就感。ゥ
这是怎么发生的?这不是因为奖金或强制,而是因为每个人都同意这个目标。
对他们来说,工作不仅仅是工作,它有更丰富的含义。
在某种程度上,这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生活。
然而,许多老板不去想它——或者懒得去想它。
他们正在采取什么措施?强迫员工加班。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它不需要考虑人性,不需要一个接一个的沟通,而且它付出的成本最低。
但同时,这也是最懒惰和效率低下的方式。
什么是更好的模型?有必要将员工和下属视为合作伙伴,为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而不是工具。
无论你是高管还是经理,这都是一种必要的意识。
4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应该加班吗?
我想分两部分来谈。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你不妨这样做:
1.写下你的个人目标;
2.将其分解为3-5项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必须有能力。
3.记下每天的工作日志,写下你在每项能力背后积累的经验。
4.定期检查和复查,看看这些核心能力是否有任何突破。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说,你的工作与你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我认为你没有“加班”的麻烦——因为你正在做的是你愿意做的。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也许你的工作与计划不一致。
然后,你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尽可能缩短工作时间,节省自己的时间,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如果你是经理,请考虑以下问题:
我的下属是为我做事还是一起做事?
如果没有回报,他们会继续这样做吗?
我能接受他们是因为行政权力还是因为他们信任我?
知道这一点,问题是“下属应该加班吗?”会很容易解决。
最后,总结一下。
根本没有“加班”的概念,也没有所谓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因为工作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应不应该加班 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1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