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72字,读完约10分钟
6月1日,网络安全法实施已经三个月了,大数据行业已经结束了它的野蛮时代,进入了一个洗牌期。
此前,有15家数据公司受到了调查,此后,名单扩大到了30家;
许多公司的商业领袖都接受了采访,他们相互问候的方式变成了“今天,你被捕了吗?”
大量数据接口被关闭,数据产品停产,这导致一些公司裁员。一家接受调查的公司甚至完全取消了大数据业务,退出了市场。
一些公司突然退出市场,而另一些公司高调进入市场——一些拥有独家数据源的公司最近宣布成立。
数据产业,正处于28年的分流期,冰天雪地。
01“你被抓住了吗?”
2017年5月底,数据行业的清理工作开始了。
据几位知情人士透露,“数据大厅”里的很多人都被警方调查,导致一些数据业务线路暂停。
此后,数据大厅发表声明称,由于公司某客户被公安机关调查,公安机关了解了公司个别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情况,以便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没有“公司高管被逮捕”。形势;公司的业务运作正常。
目前,数据大厅的官方网站可以正常打开,但“数据定制-数据大厅”的网页无法打开。
今年8月,数据大厅发出停牌通知,称由于存在“预计将被披露的重要信息在披露前已难以保密或泄露,或公众媒体已与公司有关,可能或已经对股票转让价格产生重大影响”,本次转让将从2017年8月14日起停牌,预计复牌日期不迟于2017年11月13日。
数据大厅的退休员工杨青说:“很多人已经离开了公司,有些人准备在拿到年终奖金后离开。”“目前,精密营销线和大数据线基本处于暂停状态,现在只支持一条人工智能业务线。”
但杨青也指出:“公司的海外客户暂时没有受到影响。”
这只是大数据行业进入冻结时代的一个缩影。
一份财务报告曾独家报道称,有15家数据公司接受了调查,名单中有许多估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后,调查范围进一步扩大,“名单上有30个名字”。
有一段时间,这个行业非常紧张,谣言满天飞。
处于领先地位的大数据公司都听到过首席执行官或高管受到调查的“流言”。
由互联网发送的“聚新利”的高管也被带去问话,业务也随之收缩。
居新利首席执行官罗新不得不站出来指责,并接受了媒体的紧急采访:“我敢否认,我们没有被采访。”
业内资深从业者罗锦江表示:“事实上,很多公司的商业领袖都接受了采访。”为了获得证据,计算机和其他存储设备通常被带走。
大数据行业的一位首席执行官听到传言称,另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受到了调查。他赶紧在微信上问:“你没事吧?”
对方没有回答,说这是谣言。
结果,第二天,首席执行官又听到了这个消息,然后问道:“你今天被捕了吗?”
“你今天被抓了吗?”这句话一度成为大数据行业资深从业者的问候。
02接口切断
几乎业内所有人都明白,此次数据整合是为了给6月1日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热身。
罗锦江说:“这一次,没有表现出感情。”5月底,许多公司主动叫停了一些敏感的业务。
一家信贷公司的商务主管陈表示:“数据提供商突然通知我们,暂停业务,但它将支付违约赔偿金。”第一个被停止的接口是“三个元素”查询。
罗锦江说:“所谓三要素就是手机、姓名和身份证。”在之前的价格中,“只需7美分和8美分就可以买到一个。”
许多行业从业人员表示,在三要素停止后,大多数公司只提供了两个要素(身份证和姓名)的“验证”。
“当两个信息被提供给数据方时,另一方只会给出是或否的回答”,陈Xi说,“是”如果它是一致的,而“否”如果它不是一致的。
陈紧急修改风险控制规则,使业务线可以勉强向前推进,但随后更多的接口被切断。
之前关于2元教育数据接口的查询停止了,之后车辆、住房和公积金的数据接口被完全切断。
“我们只能再次修改风险控制,让用户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并授权我们在相应的页面上抓取数据”,陈说,这大大提高了风险控制的成本和用户体验,“但它是兼容的”。
然后,各种各样的“特征”数据产品被悄悄地移除或开始变得不稳定。
但某平台风险控制总监郭飞透露,“今年年初,白蓉金夫的产品收支水平突然变得不稳定,缺失率非常高。”
所谓收支等级是记录一个人的信用卡和储蓄卡,分数是根据等级给出的。数字越大,金额越大。
△收支等级产品说明
郭飞说,这个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信用数据,一个查询的价格是2-3元。
然而,对于这样的秘密财务数据,如何获得白蓉·金夫一直是业内的一个谜。
花岛信用信息的销售员说:“从6月份开始,我们暂停了不良信息和资产的查询服务。”
据媒体报道,为了规避政策风险,在《网络安全法》实施前,通兑停止了“失踪人员修复”服务;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移动在线也停止了对“移动三要素”的查询。
一方面,我们积极停止合作,而另一方面,客户直接运行订单。
负责贷后状态的业务人员说:“有些客户已经和我们达成了合作意向,他们出来的时候非常害怕。所有与数据相关的业务暂时不予受理。我有一两个客户违约。”
在大量界面被打破后,该行业开始裁员。
领先的大数据公司都报告了裁员。
罗锦江说:“主要裁员是销售和一些敏感的业务线。”乙方大量业务人员被解雇后,进入甲方公司。
03难以生存
2012年,马云在互联网商务大会上大声疾呼:我们将进入大数据时代。
当年,阿里巴巴集团设立了“首席数据官”的职位,并推出了大规模的数据共享平台“巨石塔”,这是中国大数据产业的一个信号亮点。
大数据产业的黄金时代是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后。
大数据和在线信贷的结合引发了强烈的化学反应。
在黄金时代,成千上万的大数据供应商涌现出来,他们收集数据、清理和处理数据,并为不同的应用场景输出不同的产品。
“在早期,一些大数据公司的业务模式非常简单,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黑市上购买数据,然后简单地打包,直接卖给客户。”罗锦江称之为大数据的野蛮时代。
一位从美国回来创业的cro说:“这里是大数据的天堂。”当他第一次回到中国时,他发现国内数据流通的规模完全超乎想象。
在美国,许多不敏感的数据不能用于信贷领域。例如,性别、种族肤色和年龄不能随意提及,否则,就可能涉及“对妇女、黑人或老年人的歧视”。
滥用用户数据让每个人都感觉像裸泳,一点隐私都没有。
“徐玉玉”案后,持续数年的数据混乱将该行业推入了公众批评的深渊。
这似乎是许多行业的命运,总是在狂欢的全盛时期,在利益的催化下,存在着浮华的泡沫。随后,巨大的行业爆发了负面,监管如期而至,改组来了。
校园贷款和大数据产业都在同一条轨道上。
该行业正在努力自救。
许多公司过去宣传自己是以大数据为中心的公司,但现在外部沟通的口径已经完全改变了。
“这个行业被打上了烙印,它不想与大数据联系在一起。现在外界称自己为人工智能公司。”
南京的一家大数据公司也在接受调查的30家公司之列。目前,该公司已经关闭了所有大数据业务,并寻求转型。
一家数据公司的业务人员表示:“即使是我们的销售人员也需要加班来观看项目。”公司甚至要求他们找到项目并找到出路。
大多数数据提供者都在寻找拯救自己的第一种方法:数据的减敏和加密。
最常见的方式是在查询结果的输出中采用评分系统。例如,如果有一个完全匹配,它是100分,如果只有一半匹配,它是50分。
较差的查询是比较信息,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并输出是否被击中。
其他公司试图使用技术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如果你打一个集合电话并直接加密,你只能看到一个加密的号码。
这个行业想到了拯救自己的第二种方法:联合建模。
双方开发一个系统,直接放在客户公司。双方共享数据,系统最终输出分数或结果。
“联合建模真正解决了合规性问题,并使双方能够共享数据。”小营科技首席风险控制官程绍勇指出,从长远来看,这肯定是未来的趋势,但目前推广仍有许多困难。
今年8月,郭飞的公司与一家数据公司合作,另一方提议联合建模,但公司内部存在争议。
郭飞说:“对我们来说,这增加了很多工作,我们不可能对每个数据源建模,联合建模的成本是10万。”
大数据公司首席执行官林欣表示:“事实上,目前大多数联合建模、数据公司只是成为技术提供商,这种模式过于沉重。”如果一个数据公司有20个客户,它必须有20个建模者。
对双方来说,这种模式既沉重又昂贵,双方都必须为合规付出代价。
04行业重组
《网络安全法》颁布后,获取和使用用户数据需要用户授权。
然而,第三方数据公司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数据。
林欣认为,这样的公司只有两种命运:要么是基于原始旧数据的挖掘建模,但这样的产品很快就会过时;
或者成为技术提供商和顾问,比如联合建模。但是这种命运,也不能让人快乐。
如果你成为一名技术提供商,很难与大公司合作。因为大公司数据和风险控制被视为核心部门,很少外包;其次,大公司也对数据提供商持批评态度。
因此,数据公司只能向小公司提供技术服务。
罗锦江表示:“自6月份以来,大公司已要求数据提供商签署承诺书,以确保所使用的数据得到用户授权。”很少有公司敢签署承诺书。
这个行业的最终命运是什么?
许多业内从业者认为“行业内90%的公司将被淘汰。”
有趣的是,一边是死亡,另一边是成长。
9月25日,联通大数据公司成立。
林欣说:“在未来,将会有一类大数据公司能够很好地生存,即数据来源稀缺的公司。”
程少勇持有同样的观点。只有独家和不断更新的数据公司才有竞争力。“28年的模式变得非常明显”。
对于这次洗牌,大多数从业者表示,这不是一件坏事。
只有当坏钱被驱逐时,好钱才能沐浴在阳光中茁壮成长。
大数据产业的野蛮时代终于结束了。
(应答辩人的要求,文中有些人被冠以假名)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大数据行业生死劫:上万接口关停 90%公司将倒闭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1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