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7字,读完约7分钟
在欧洲方面,随着经济继续复苏,每个人都认为,欧洲央行可能会在26日的会议上宣布削减量化宽松规模,或者表达紧缩和宽松政策的强硬措辞。
最近,全球债券市场再次开始下滑!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债券收益率都大幅上升。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3月份以来的新高!
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市场上债券的广泛抛售。
那么,为什么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债券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呢?
在美国,最近发生了几件事,这导致了市场上强烈的一致预期。
当务之急是选择美联储主席。目前,经济学家泰勒、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美联储主席耶伦最有可能。如果鲍威尔或耶伦当选,美联储可能会按计划继续加息。如果泰勒当选,它可能会按照泰勒自己的口气加快加息。
为什么是泰勒的语气?因为美联储的加息政策最终是由每个人投票决定的,而美联储主席只有一票。即使他想再次提高利率,少数派也必须服从多数派。如果我们读一些关于美联储的书,比如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历史等等,我们就会知道,美联储主席经常要说服自己的团队,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所以最后,鲍哥判断加息速度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对市场而言,加息可能性的增加以及美联储主席候选人的相对不确定性,足以让市场有理由出售债券。
第二件事是,美国债券市场一直受到特朗普税收改革政策的冲击。一方面,税制改革将增加潜在刺激美国经济崛起的预期,尤其是通胀复苏的预期。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税制改革结果,美国将不可避免地需要借更多的钱来弥补税制改革后收入减少造成的较大赤字,因此可以预见将发行更多的国债。这对现有的债券市场来说也是一个坏消息。
在欧洲方面,随着经济继续复苏,每个人都认为,欧洲央行可能会在26日的会议上宣布削减量化宽松规模,或者表达紧缩和宽松政策的强硬措辞。
彭博的一位经济学家说:
“在欧洲央行(ECB)本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之前,央行内部并未就降低净购买力的必要性发出任何声音。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量化宽松是否会减少,而是如何减少。
目前,根据鲍格看到的数据和信息,欧洲基本上就量化宽松的削减达成了一致,这取决于何时以及削减多少。
还有一个重要的欧洲国家值得一提,那就是英国。
根据英国最近公布的数字,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3%,这在主要经济体和发达国家都是惊人的。此外,近一年来,英国的通胀率一直高于2%。如果没有英国退出欧盟的影响,英国早就加息了。目前,英国退出欧盟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可能没有大家预期的那么负面。如果这是真的,英国的通胀将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英格兰银行有足够的理由提高利率。
事实上,英格兰银行行长也逐渐用更强硬的语气来表明他的态度。因此,英国和欧元区大国的债券一起暴跌。
目前,在债券市场的主要经济体中,只要日本的债券相对稳定,这就关系到日本货币政策的持续强劲宽松。
中国目前的债券市场也有一定的下滑,这是由于外部市场的情绪影响和一些独特的国内因素。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三年新高!
更不用说全球影响了,主要经济体正逐步从宽松和非常规的货币政策转向正常和常规的货币政策。目前,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周期步伐相对一致。因此,外部货币政策的变化将反过来影响一些国内市场的判断。(虽然,目前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比例并不大。目前,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债券总额仅占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2%,但这种情绪传染是可怕的。(
就国内而言,尽管人们预计在10月1日之前和会议结束之前,RRR将有针对性地降息,但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基于净投资,而多边基金也过度延续。我最近没见过有人拿计算器
10月13日,央行暂停反向回购操作,同时推出498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融券操作,提前对冲439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融券到期,向市场投放585亿元人民币的中长期净资本。
但事实上,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好。看看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自10月1日以来,利率一直在上升。
一些与利率相关的理财产品,如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也在上升,最高收益率达到了7.6%。
当我们看到如此多的净投资时,为什么利率会上升?
有几个因素。第一,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明确指出:
为了对冲税收高峰期、政府债券发行和支付、央行反向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
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是,投资是一方面,还有其他对流动性的负面影响,综合影响是中性和稳定的。
此外,这两周的重要会议表明,人们对金融监管的态度越来越严格。
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
“未来的总趋势是,金融监管将变得越来越严格,严格执法,严格执法,严格纪律。”
会议报告指出: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监管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保持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也就是说,总的来说,下一步财政工作的重点仍然是监督。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风险和稳定市场,但一些相关的影响是影响流动性的放松。
另一点是,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债券市场抛售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信心,还有一个你可能没有注意到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经济增长率的减弱(只要就业得到满足,对增长率的容忍度就会增加)和对质量的强调。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19日提出了经济增长预期:
中国203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是2020年的两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从1万美元增加到2万美元以上。这15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可能在5%左右。从2035年到2050年,年均经济增长率可能在4%左右,2050年的经济总量可能比2035年翻一番。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隶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的说法仍然令人信服,这表明决策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了解。
通货膨胀是中国货币政策的另一个主要目标,虽然已经连续一年没有达到2%的目标,但随着上游价格上涨因素向下游的传递,通货膨胀很有可能会继续上升(已经出现了明示涨价等现象)。
方正证券(601901)进行了计算,2018年的通胀率将保持在2%以上。
如果通胀率高于2%,也将为货币政策收缩提供更大的可能性,这对债券市场来说不是好消息。
人民币汇率刚刚稳定,双向波动是每个人都希望的。如果与美国的利差收窄,可能对人民币的稳定相对不利,贬值预期可能再次升温;此外,防范金融风险可能比经济增长率更重要。
因此,总体而言,在经济增速达到目标、金融监管力度加大、外部货币环境逐步收紧等诸多因素下,货币政策难以有条件放松。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刚刚 全球债市巨震!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1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