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9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自然资源部媒体发布了《去南极长城站旅行活动申请指南(试行)》,去南极长城站开放旅行申请。

计划去长城站开展旅行的公司可以在每年9月15日到9月30日之间的工作日向自然资源部提出申请。

在中国南极科学站,一旦感受到南极的美丽,马上就会实现!

新中国第一“长城站”的绝景

南极本来被称为“科学天堂”。 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宣布落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空白色。

绝美南极!

乔治王岛冰川,积雪景观

(中国南极)长城站位于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东临马克斯维尔湾的小湾——长城湾,湾水深宽,出入方便,背靠终年积雪斜坡,水源充足。 在长城站,你可以享受乔治王岛冰川和积雪的美丽景色。

资料南极半岛的美丽景色

常年科考站

冰雪王国的小镇

现在南极地区有50多个多年的科学考察站。 我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是多年的科学调查站,一年到头都有人在车站工作。 这些站科研项目很多,实验手段先进,多个项目连续进行多年,即使是严冬也不能停止科学观测事业。 因为常年有人居住,车站在物流保障、交通、通信、生活设备等方面,基本上可以满足队员的生活、工作需要,就像在南极冰雪王国建设的小镇,多年的科研站被称为南极科研城。

【时讯】走!去南极!

资料来源:极地调查办公室

万里长城站——小科研城

长城站在这个小科研城市,科研人员可以在这里进行气象观测、固体潮观测、卫星多普勒观测、地震观测、地磁绝对值观测等。

在科学研究者的指导下,还可以参观生物实验室、电波传递实验室、地质实验室、地形和第四纪地质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等。

比宇宙远的地方

根据国际南极旅游机构领域协会( iaato )的最新数据,-年南极旅游季节,中国游客人数达到8273人,占16%,仅次于美国。

业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以前的行业中,2022年到2023年的南极旅行数量将超过美国,预计将成为南极旅行的第一客户国。

毫无疑问,这次的政策利益将进一步刺激你去南极旅行的热情。

除了参观长城站之外,在南极确实能有很多罕见的体验——

"极光有,排列在雪山的山顶上. "

9月初,中国另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在空出现了多次极光大爆发。 南极的取证员拍摄出灿烂的绿色光芒,画面就像置身于“神话世界”。

与企鹅和海豹亲密接触

如果你想和企鹅亲密接触,如果你想让海豹撒娇,你可以试试运气。 长城站附近有一个巨大的海滩,是企鹅、鸟类、鲸鱼、植物和化石的自然保护区,常见的是企鹅群和可爱的海豹。 运气好的话,你也可以遇到南极特有的蓝眼猫头鹰和南极的乌贼海鸥等动物。

【时讯】走!去南极!

图为网民在长城站拍摄

寄一张来自世界最南端的明信片

万里长城上站着世界最南端的中国邮局。 于是,你可以把世界尽头寄来的明信片寄给家人和朋友,送上最独特的祝福。

昆仑站的邮戳来自网络

最重要的注意事项:环境保护!

在自然资源部媒体发表的《去南极长城站旅行活动申请指南(试行)》中,特别提到了“环境教育”↓↓

我国是南极条约协商国,为了履行《南极条约》、《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等国际条约关于环境保护的义务,各旅行社切实加强了对去南极长城站的游客进行环境保护的特别教育,加强了南极环境保护和动植物保护的

南极:我太“南”了!

年,1993年以来,南极每年减少约1000亿吨陆冰,世界海面每年上升约0.2毫米。

海洋变暖引起的这部分冰量的流出在南极北部和西部是最重要的,与此相对,罗斯海地区(南太平洋深入南极的大湾)的冰量增加了,是由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一系列因素引起的。

去南极旅行不仅仅是探险猎奇,通过感受南极的纯粹,更好地理解地球家的珍贵是很重要的。

遵守南极环境保护和动植物保护的相关要求,给南极更美好的纯粹,给地球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单镜宇责任编辑:薛娟

资料来源:央视信息

来源:罗马观察报

标题:【时讯】走!去南极!

地址:http://www.l7k9.com/gcbyw/18615.html